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马正俊
7月6日晨光初绽时,在海拔3200米的青藏铁路环青海湖东路大桥上,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段哈尔盖桥隧车间工长杨晓波正带领工友进行桥梁巡查,职工们身着醒目的对比服,手持检查锤,在仔细叩击、检视声屏障上的每一根立柱螺栓、每一块屏体。
环青海湖地区高寒缺氧,生态极其脆弱,针对湖区周围常年风大、地表风化严重的特殊环境,环湖区段铁路线设置了由金属和混凝土组合而成的特殊声屏障,能高效吸声隔音,有效阻隔列车运行的喧嚣噪音,为普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宁静的栖息环境。
定期对声屏障进行检查,是桥隧车间日常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近年来,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生态变化的背后,凝聚着铁路人对环青海湖区段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
除了声屏障,环青海湖线路在生态保护方面还有诸多巧思:精心构建的桥梁、涵洞,成为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的通道;全线采用无缝钢轨,有效减少了车轮与轨道的撞击声,降低噪声污染;沿线草格防沙治沙从未间断,助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每一处设计都考量生态,每一次维护都关乎长远。
“这道屏障不仅吸收和反射噪声,也承载着我们对高原生态的敬畏,它可以将铁路建设对这片净土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我们的检查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屏障稳固,野生动物的家园才能真正安宁。”杨晓波对身边的同事说。
中午时分,职工们完成了对环湖东路大桥声屏障设备的检查,收拾好工具走向另一处检查点。
寒暑交替,青海湖畔云起云落。笔直的钢轨、疾驰的列车、秀美的湖光与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
景盛网-景盛网官网-配资网首页-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